搜索

云南“十四五”现代文化旅游业规划建议

来源:爱游戏电竞app 日期:2024-02-01 13:05:59 浏览量:15次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起舞。云南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在增长速率和全国各省区排序等方面均进步明显,“十三五”取得了的成绩和经验可圈可点,值得总结,在此不多述。我们关注和研究云南旅游三十余年,在此对“十四五”期间现代文化旅游业构建与规划编制提出浅见供参考:

  “十四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旅游文化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双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快构建云南省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壮大万亿级产业。云南构筑现代文化旅游业体系显然吻合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第二个百年开局之新要求;从云南文化旅游发展上看,也是实现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转变关键时期的要求。构建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是探索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的科学抉择, 也是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自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所谓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是以新时代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创意和设计等现代生产要素为主要动力和支撑,以高水平发展为目标,构建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产品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融合型产业形态。

  为立足我省旅游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构建云南省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因此建议:

  习对云南“三个定位”、云南省委省政府“三张牌”“5+8”现代产业体系等初步勾绘了下一步发展趋势和蓝图。云南作为中国旅游先行区和改革试验田,以及著名的成熟型旅游目的地,旅游文化产业起到了边疆地区民族经济、文化等发展的“脊梁”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在国家实施中华文化复兴、强化文化自信、文旅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等战略下,面对新时代、新趋势的发展环境,旅游产业与非旅游产业的界限融合,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结合日趋紧密,传统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生态游、文化游加速转变。作为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文化旅游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十四五规划编制必将创新规划方法,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前瞻性规划。

  规划编制应在“8大方面实现创新:高质发展、文旅消费、文旅融合、乡村文旅、全域旅游、多规合一、科学技术创新、城乡空间优化等,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战略蓝图和落地指南。

  文旅业是幸福产业,是提振消费的主力军地、文旅内循环的关键,在于供给侧升级,激发文旅产业的市场主体活力,以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为核心,以深入推动“旅游革命”为路径,通过提供高质量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六个现代化”建设,即旅游文化产业的要素体系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体系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的治理体系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和旅游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将旅游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深化“六个创新”,即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创新、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创新,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提升企业(机构)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旅游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跨界融合,把云南省建设成为全国旅游文化业发展领先省份、世界旅游文化重要目的地,满足更高水平的人民生活幸福需要,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云南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早在2016年陈豪书记在谈云南旅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时就提出:“为什么转”“转什么”“向哪转”的问题,提出融合化、国际化、智能化、高端化、生态化等五化,增强在国际国内旅游产业中的主导权。

  “十四五”规划,建议夯实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石,按照“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要求,精心规划设计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举措,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立足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坚持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优先发展特色优势旅游文化业态,加快打造强化“六个品牌”系列:特色优势目的地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品牌、线路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等,形成市场聚焦、功能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特色发展格局。

  继续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进滇中核心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建设,构建沿边开放文化旅游带,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用特色化、品质化促进云南旅游现代化发展。

  加强功能类型划分,功能指向(滇中崛起,沿边开放…)的研究,实施功能分区发展导引、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做好老项目的改造提升、新型业态和产品的发展;在供给侧方面形成文化旅游景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街区、非遗村落、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强的供给产品;在市场推动方面培育一批民族品牌企业、加快人才培育力度;策划规划、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特色鲜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的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

  做强龙头性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做优标杆性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做精主题型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做特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体系,完善项目和产品体系;针对旅游个性化、时尚化、高消费化市场需求,大力开发休闲度假、露营自驾、房车旅游、探险探秘、教育科普、养生保健、低空旅游和“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着力构建高端旅游服务产品体系,提高旅游过程的独特性、体验性、功能性和品质性。既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品质。

  云南绚丽多姿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条件,构成云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优势,因此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时加强旅游客源与文化资源相互对接的研究,以丰富全域旅游服务产品供给,以产品端为关键突破点,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加强技术革新和内涵转化,优化产品组合模式,提升产品供给品质、扩大供给范围,优化全域旅游文旅供给环境,按照全域供给、立体供给、弹性供给理念,推动文旅公共服务体制、节假日制度、消费促进机制等的改革创新;

  充分利用云南“春城”气候和立体地形、气候,重点研究针对“三北”(东北、华北、西北)“三华”(华中、华南、华东地)旅游市场,开展“五避(避寒避暑避霾避沙尘暴避喧嚣)十养(养眼养肺养胃养颜养生养寿养神养心养神)”的旅游市场的拓展。

  将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两个万亿级打造产业融合,谋划规划更切合的项目和产品。

  从以上方面整合发展强化旅居产业,打造既是云南人的健康生活地,又是省外人们健康旅居的天堂。

  切实守护好云南旅游 “金字招牌”,保支柱,壮支柱!产业兴、则云南兴;产业强,则云南强。

  加强四新(新内涵,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五化(融合化、国际化、智能化、高端化、生态化);深改革,强创新,增新态,释动力,强活力,积极探索文旅与新基建的融合点,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文化旅游发展中,在新基建带动下,文化和旅游产业将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扩大新基建的落地应用构建更有效的大规模应用场景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文旅市场基础设施质量和全域旅游的服务品质,提高产业效率与效益。

  发挥“一部手机游云南”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加速传统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为文化和旅游业快速地增长、融合发展、高质量增长提供全新动能。

  拓展融合发展新领域,文化和旅游+农业、文化和旅游+工业、文化和旅游+大健康、文化和旅游+会展、文化和旅游+未来产业、文化和旅游+其他产业;谋划规划、建设推动一批文旅产业园区、一批文旅融合示范景区、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小镇、乡村)、一批红色旅游示范项目、一批考古遗址公园、一批旅游演艺节目、一批度假康养胜地、一批户外运动基地、一批研学旅游基地、一批云南特色乡村田园综合体、一批云南特色民族旅游村寨、一批境跨境旅游文化区、一批旅游文化集聚区、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环线、一批区域性会展商务经济节庆、一批文化和体育赛事、一批综合性旅游文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等。

  建议提出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金丝猴国家公园等,做足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地质遗迹王国、花卉王国等的文章,促进云南绿色发展、最美云南与现代旅游文化的契合。

  建议充分的利用区位优势,促进双循环发展,规划推出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让旅游文化业担当起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先行兵作用。

  建设“文化区域”,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便捷区域”,促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智慧区域”,促进互联网+文旅融合;建设“绿域”,促进文旅环境质量提升;建设“温馨区域”,促进文旅服务的品质提升;建设“品质区域”,促进文旅要素质量提升

  总之,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体系建设,着力在项目与产品落地。从“文化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三方面做综合,提出战略,提出思路,提出纲要,提出项目,打造产品,精准施策,既要总体布局,又要画龙点睛;抓住有利于文化旅游发展的“牛鼻子”,以重点突破牵引和带动全局,既需整体推进,又需切中要点。

  以强调高质量为主,兼顾数量增长,强调补短板,做优长特项;产业变革优先,存量优化,增量崛起;通过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品质提升、夜间文旅、数字科技和集群发展六个要点实现突破。

  通过“十四五”的规划和实施,努力将云南建成民族文化旅游强省,打造世界级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研究撰稿:明庆忠(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省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重点项目课题组)、付晶(云南省政策研究中心)、刘安乐(云南财经大学博士,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省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重点项目课题组)

上一篇:信息化旅游 智慧诚信旅游:传统业转型之路
下一篇:最新丨2022年差旅费报销标准按这个来!差旅费正确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