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数字化人才是实现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高水平发展的关键要素

来源:爱游戏电竞app 日期:2023-12-30 22:52:45 浏览量:15次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化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发展数字化的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在产业中的加快渗透与跨界应用,不仅会给各产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会加快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并对融合方式、融合路径、融合模式等带来非常大的变革,进而对供给侧、消费侧、监管侧等产生更大价值,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新物种、新业态、新范式,可以说,数字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和在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正在开启文旅产业数字化大发展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想解决好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首先要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以此为方法论,来梳理和分析在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哪些要素起到关键性作用,哪些要素起到辅助性作用,哪些要素起到基础性作用,进而明确了当前文旅产业数字化的卡点、难点和痛点是什么。

  文旅产业数字化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针对产品和服务、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或商业模式而进行重构的“颠覆式创新”。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内的文旅产业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文旅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过程,包含观念、技术、政策、资金、数据、人才、组织等诸多要素。在上述各项要素中,人们对关键性要素、决定性要素认识不一,有的人觉得技术是决定要素、有的人觉得资金是关键要素、也有的人觉得政策是首要要素。在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企业所处的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时期,对于哪个要素是决定性要素、关键性要素,确实应有不同的选项和排序,这既符合现实,又是实施路径的体现。这需要基于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优势基因、业务模式、组织人才、技术能力、资金实力以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考虑,制定对自己最合适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今天,笔者只是从矛盾的普遍规律和主要矛盾这一特定辩证关系、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特定事项、从绝大多数文旅企业的现状这一特定实际出发去分析梳理。

  首先谈谈观念。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份有关后疫情时代的研究报告表明,有78%的企业的“一把手”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IDC访问了世界20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有2/3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他们未来发展的策略的核心;在腾讯研究院《2022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中显示,亦有超过一半的受访的人选择必须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创新。这说明在数字化的经济、数字强国的时代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深入人心,已然成为多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共识。

  其次说说技术。我们正真看到,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科学技术创新集成应用、跨界协同特征进一步凸显,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文化和旅游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正在全方面提升文化和旅游运行效率和消费体验,加速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变革。随着文旅产业与数字化的经济的更深融合,新技术的更多应用创新会促进增强文旅产业的数据监管和服务能力,带动景区、文博场馆等市场主体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孵化更为丰富、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业态,助力文旅企业培育适应新消费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拓展消费空间,逐步推动文旅产业高水平发展。文旅行业已从资本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企业转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趋势慢慢的变快,文旅产业数字化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发展。但同时我们亦应该看到并应该认清,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文博场馆等在内的众多的文旅经营单位,其自身定位不是也不应该是技术创新的研发者,在“产学研金服用”链条中更多承担的是集成应用者、跨界融合者、场景落地者的身份。也就是说,以“大移云物智”以及5G、北斗、区块链、XR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虽然还在快速的提升,还具有无限可能,但目前已经足够支撑起现阶段多数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数字化仅仅是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新技术要有效发挥作用,还是要遵循“实体为本,技术为用”的原则,避免陷入“唯技术论”,技术本身不会创造商业经济价值,只有将技术应用到业务领域中,才能让企业因为使用技术而创造出商业经济价值。调研表明,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几率存在的失败风险看,有60%多的受访者认为,存在“技术决定论”的认知风险。

  接下来再看一下政策、资金和数据。政策是“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风向标”“放大器”的作用。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至今,国务院、发改委、文旅部等出台与大文旅领域相关的政策、文件不下20项,这些政策之中,绝大多数涉及到数字化。同样,近几年,各省也围绕数字政府、数字化的经济、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等领域,出台了若干政策。研究好这些政策、吃透这些政策、用好这些政策,无论是对于文旅行业的从业者,还是企业单位,都是要做的一门功课。

  三年疫情,对文旅企业确实影响巨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生存压力大,对于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资产金额的投入意愿不高。相反,对于“头部企业”以及多数国有企业,由于普遍重视数字化转型,以及考核的要求,资产金额的投入相对有所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开展的针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调研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缺乏资金支持。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哪怕是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这两年,仅有28.2%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转型中最大的阻碍是缺乏资金支持。对于数字化转型投入与转型成效之间的关系,是否转型投入越多,转型效果就越好?大量的实战案例表明,总体费用投入与转型成效之间并无明确正相关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现阶段,增加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费用投入不一定会带来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提升。可见,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政策不是卡点问题、资金也不是难点问题。对于数字化,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打法”,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玩法”,资金多有资金多的“花法”,资金少也有资金少的“干法”。这方面可借鉴的案例不少,一句话,数字化并不只是“地主家”的专属。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当然是越多、越大越好。但我们更应该深知,数字化,比拼的核心并不是技术,也不是数据,即使你有海量的数据,如果做不到“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如果缺乏数据洞察和数据观点、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与治理,所谓数据只是一堆数而已,最多成为信息化的数字化呈现,成为博人眼球的可视化展现。

  更为严峻的是,目前虽然大多数企业的负责人都深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亦做好了资金投入的准备,但面对如何转型、怎么转型、转型的策略方式和路径顺序如何明智的选择、谁来牵头和推进转型、如何对转型的成效做评估等普遍感到困惑,或浅尝辄止,或踟蹰不前;更有部分“一把手”在看到、听到同行的数字化转型效果不显著、差强人意后,或驻足观望,或偃旗息鼓,产生了数字化转型“好看不好吃”“出力不讨好”的论调,这些现象都会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阻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通过以上调研和分析,我们大家可以深切的认知到技术、资金、政策、数据、组织、观念等等都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不可或缺,然而在数字化进展到现在的当下,又都不是关键要素,关键要素一定是人,是具有数字化思维、拥有数字化意识、了解数字化技术、懂得数字化运营、熟悉业务和生产与服务场景、具有数字化变革创新力和推动力的多跨复合型人才。

  一是极度缺乏数字化领军人物。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有很大不同的,并不是“新瓶装旧酒”,仅仅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概括说,信息化是管控思维,数字化是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当然,数字化与信息化,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企业在当下和未来的市场中胜出。根据调研,现在大多数企业中主管数字化转型的部门是企业之前的信息化部门,领军人员也大多出自信息化部门负责人,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由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内在逻辑不同,用信息化时代积攒的经验去操盘数字化,就如同鲁菜厨师炒川菜,辣而不麻,形似而神不似,结果可想而知。手拿一张旧地图是特别难找到新大陆的。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的数字化和社会数字化的技术基础虽然是大致相同的,但在经济特性上有着较为显著的不同,社会层面的数字化靠的是技术和服务的吸引,是由下而上的产物;企业是行政组织,数字化是一场变革,既然是变革,就需要从上而下行政式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战略管理、技术架构、运营模式、市场营销、业务拓展等多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需要多线程同时推动并保持动态平衡,方可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故此,具有复合型、创新型、跨界型人才特征的数字化领军人物至关重要。走出企业看,社会上亦缺乏从事文旅行业同时精通数字化跨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无法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精确精准的智力支撑。也就是说,要想做好数字化转型,除了“一把手”重视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既懂行业又懂专业的“操盘手”,这亦是CDO(首席数字官)的使命和价值之所在。

  二是缺乏拥有数字化能力的核心团队。文旅企业多脱胎于传统服务业,往往采用垂直式、职能式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在工业文明时代,该模式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大行其道,在进入到互联网文明时代的当下,这种模式却短板凸显,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新世代、新经济所需要的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用人方式,也即原有的各条业务线上的核心团队的既往经验和能力,难以支撑起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服务之所需。调研发现,面临多业态多场景多渠道多模式的文旅融合发展,多数企业的现有IT团队既缺乏数字化思维,又缺乏系统思维,在破解“数据孤岛”和“信息烟囱”方面,在化解“部门墙”和“玻璃门”方面,在系统打通、数据汇通、资源融通方面,在敏捷团队、协同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普遍能力不够,办法不多。同时,在调研中还发现,要么现有核心团队中“数字原住民”占比较少,人微言轻,难以发挥作用;要么虽然“数字原住民”占有多数,但在深入洞察业务层面缺乏历练。在多数企业的人才结构里,懂技术的不懂运营,懂运营的不懂技术,由于不具备数据思维,又很难推动数据业务化和业务数据化,面对建运一体化的数字化转型,因本领恐慌而不知从何下手,往往依赖于外部团队进行规划开发,而外部团队对所服务的企业、行业缺乏进一步探索,惯于项目思维,于是导致重建设轻运营、重短期轻长期、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发生,要么形成半拉子工程,要么成效大打折扣。我们或许能这样做简单的思考:对于怎样做好数字化转型可能一下子说不透,但反过来,对于啥状况下做不好数字化转型却非常容易讲得清——数字化转型一定不是在现有组织、现有人员能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做好的。

  三是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后继乏力。目前大部分文旅企业尚未建立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生产、营销、运营、管理等环节都缺乏数字化人才的支撑,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速度和发展质量。与此同时,受制于整体社会人才环境和信息技术产业与旅游业跨界性等综合环境的影响,整个文旅行业存在吸纳数字化人才困境,面临招不来、用不起、留不住人才的难题,制约了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文旅人才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之间不匹配,现有的涉及文旅领域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或课程设置滞后,课程明显落后于技术更新换代步伐;或专业相关知识延拓性不足,原有专业课程中缺少与数字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和数字技术实践课程;或“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新业态师资严重缺失。以上种种导致了大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作为“新鲜血液”进入了文旅企业,但依然难以弥补企业在数字化领域的人才短板和梯队建设。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如何化解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人才危机”?作者觉得,首先要衡量并识别企业目前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自身能力、团队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并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制定出数字化人才支撑战略,在政策、机制、组织、人才引育等层面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要加大企业在数字化人才方面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在文旅行业,还是在别的行业,拿来即用并且能用好的“空降型”数字化人才实际上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才是在转型历程中,由企业“本土型”人员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突破认知边界转变而来。因此就需要企业加强培训投入,在内部构建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与管理体系,在一个时期内,岗位设置、技能培训、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职业发展、干部任用等相关人力资源政策可向该领域予以倾斜,形成奋发向上的企业数字化文化氛围,牢固树立数字化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高水平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抱持长期主义的心态,锻造具有数字化基因的核心团队。其次,企业要充分借助“外脑”“智库”的力量,发挥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第三方组织在文旅产业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并通过政产研学金服务等合作形式,开展与科研院校、国内头部科技公司的合作力度、广度和深度,以期提升企业人才科技化、专业化水平,培养复合型、跨界型、创新型的文化旅游数字化人才。引导有关院校及企业培养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建设文化和旅游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等。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实际做到“以行业引领人才,以人才服务产业”,实现文旅数字化人才引育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上一篇:长宁区树立“最虹桥”党建联盟 支撑团队为企业和人才供给“多巴胺式”服务
下一篇:千载难逢的文旅产业商机和模式